6月的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拥有万物生长的蓬勃之力。海风吹过盐碱地,麦粒随风走向饱满,送来麦子熟透的信息,昂扬的麦穗沙沙作响。几百米外挖机作业声与其遥相呼应,在那里,有一片新的土地正经历从“白色盐霜”到“金色粮仓”的精彩蜕变。
盐碱地综合治理是关乎“国之大者”的粮食安全工程。盐碱地就像沉睡的粮仓,作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唤醒它们等于新增耕地。“别看条子泥垦区已经有2万亩的种植区,十多年前刚围垦完的土地白花花的,都是盐霜。”省沿海集团咨询公司陈克波站在田头,跟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最新进展,基础设施提升、盐碱地综合治理、智慧监测和管控、特色产业培育等4项工程按照时序推进,从翻耕晒垡到撒施调理剂再到泡田洗盐,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帮助滨海盐碱土地一步步脱“贫”,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产能的“沿海方案”将从纸上设计变为美好现实。
毗邻东台条子泥垦区的仓东土地整治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收尾工程,鱼塘蜕变为耕地的故事在这里续写。自2022年9月起,省沿海集团以仓东土地整治项目为抓手,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盐碱地现状进行对症下药,历经土地高精度整平、灌排设施建设、淋盐洗碱、土壤改良、选育耐盐碱作物、生态化种植等全流程环节,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沿海地区盐碱地渐进式改良之路,仓东土地整治一期项目实现土壤有机质提升至11.75‰以上、pH降至8.08、盐分含量降至1.0‰以下,耕地质量等级达到5.92级。
只有提升科技硬实力,土壤改良工作才会有底气。“我们在条子泥垦区开辟了一块试验田,专门用于验证腐植酸类材料、多孔结构类材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盐碱地改良中的技术作用与效果。”集团科技公司汪帆介绍,通过不同改良材料效果对比试验,土壤改良技术攻坚团队可以将最终成果应用于土壤健康管理,通过在底肥撒施、土地翻耕过程中应用,发挥稳定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发挥的作用,通过叶面喷施助力植物生长调节,提高抗盐抗逆能力。
仓东土地整治二期应用以“淋、调、肥、构、管”为核心的滨海砂质中、重度盐碱地快速长效盐碱消减与精准培肥土壤改良技术模式,通过土地高精度整平、土壤检测分析、耐盐植物翻压还田、强化洗盐、快速降碱、盐碱地专用有机肥精准培肥等技术应用,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500亩耕地土壤改良工作。
一边是土壤变得肥沃,一边已秧苗冒尖吐绿,绿色希望在这片土地延展开来。“仓东土地整治项目已实施两期,通过项目确实增强了技术团队解决问题的本领,现在的团队能抗重活、能担重任。”项目负责人阎玮说,在黄海之滨的盐碱滩涂,通过土壤改良提升滨海盐碱耕地土壤固碳水平意义重大。
在田间地头找办法,更多创新实践正在这片新生土地扎根:省沿海集团聚焦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地力提升与土壤健康管理等领域,高效实施东台市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地力提升工程,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1项,申报专利53项,并形成“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市场化机制。当新禾初秀覆于田垄,泥土里涌动的生机没过昔日白霜,孕育出新生与希望。
近年来,省沿海集团勇担使命,坚持和丰富省级沿海开发主力军和沿海开发重要投融资平台两个基本定位,积极践行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战略,以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资源禀赋,竭尽所能守护粮食安全根基。13万亩耕地在一季接着一季的耕作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与改良,5.28万亩耕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向更高质量发展,为深挖土地资源价值赢得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