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在集团向海图强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涌现一批勇于开拓、实干担当的先锋,他们有的在项目现场、业务一线奋勇争先,也有的在管理支持、党务工作中创造精彩。今天,我们“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聚焦这样的一群奋斗者、服务者、贡献者,一起见贤思齐学榜样,勇立潮头争先锋,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可敬可爱的身影,让更多星光汇聚成璀璨风景,以此激励更多沿海奋斗者们做出更大贡献。
夏杰:“党务先锋”勇突破
有业务研讨,有思想交流,他的办公室总有热烈的讨论,自2021年任职以来,夏杰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服务赋能发展”,在推动公司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上不断突破创新。
2023年,夏杰带领团队调研发现公司党建工作抓手不足、干部队伍争先意识有待提升,如部分党员干部更专注业务,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组织生活参与度不足。
瞄准问题根源,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夏杰牵头建立一把“标尺”,探索建立“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机制。以“党建引领、服务发展、争做先锋、接续奋斗”为原则,突出激励导向、业务导向,通过简便、量化的“数值”形式考察党员日常作用发挥情况,推动党员“等着干”变为“比着干”。
如春风吹皱一池绿水,这一机制很快激活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党员主动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公司顺势结合创新中心建设、海洋产业基金组建等重点任务攻坚,组建了8支“党员先锋队”。在“先锋指数”的激励下,攻坚任务取得有力突破。这一举措在集团党建创新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相关经验还被《党的生活》关注报道。
“做党务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让每颗‘螺丝钉’都迸发能量。”如何持续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夏杰带着这个“没有结期的课题”,带领团队走访了相关省属国有企业,深入借鉴团队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主业发展的特点与需要,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团队建设路子。
针对青年员工反映的成长需求,推行“青年业务导师制”,为20余名青年员工配备经验丰富的业务导师,举办“投资大讲堂”30余期,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协助党委组织竞聘,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良性循环。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始终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视为自己的肩头重任,这是我们的党务工作先锋夏杰。
朱世清:扎根党建沃土
在土地主业板块,有这样一位党务工作者:他怀着满腔工作热情,扎根在党建与主业融合一线,深耕党建“沃土”促发展。他就是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朱世清同志。
2022年以来,朱世清牵头制定党建纪检相关制度、工作方案等50余项,推动公司党务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他牵头打造土地主业“逐梦沃土·红韵领航”党建品牌,细化党员先锋指数、支部“争星晋级”等举措,着力推动党建服务发展、服务大局。基于实践经验总结,公司有4项党建工作案例在集团党建工作创新典型案例评选获奖。三年以来,他撰写或组织撰写的党建信息稿50余篇,记录沿海土地事业发展的历程,传递沿海人向土地要效益的奋进力量。
项目推进到哪里,党务工作就要服务保障到哪里。他牵头在金湖、小海项目中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三个一线保节点”攻坚会战,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岗,设立党员责任区,他和项目一线同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效推动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痛点和难点。
作为小海全域项目的负责人,项目实施中面临多方诉求,他认真分析项目所涉村情、路情,多种途径强化沟通和矛盾协调,通过开展“村企共建”,以党建联建协同各方,有力化解征迁难题,推动实现流转约9000余亩耕地。作为公司纪委办的负责人,朱世清牵头落实巡察整改要求,组织开展工作任务执行情况督查,聚焦内控管理、工程招标等开展专项监督10余次,为主业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陈杰:业务链上建支部
“把支部建在业务链上”,党旗飘扬在市场开拓前沿,在杭州苏食肉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征程中,支部书记陈杰以新思维破解党建业务难题,以企业发展成效书写着党建业务相融互促的生动实践。
2023年是杭州公司最艰难的时期,面对白热化的竞争洗礼,公司效益连续下滑。企业生存警报拉响,陈杰同志组织支部党员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寻找破局之法。他召开支部会议,带领党员们学习“新发展理念”,以此作为市场策略研讨会的“指挥棒”。
跳出传统批发思维,聚焦当前消费趋势,他带队反复探索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渠道及产品升级策略。面对“黑猪气调包装”创新升级的迫切需求,陈杰组建“党员攻坚专班”,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市场调研,联动产供销链条策划推动黑猪气调包装营销推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获得盒马鲜生、小象电商和三江超市连锁渠道的合作机会,扭转了经营困难局面。
陈杰同志深知企业发展长青必须涵养好健康向上文化。他创新打造“三个一”红色育人工程:每月一次“车间微党课”、每季度一场“老党员讲故事”、每年一轮“红色基地研学”,让员工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党的奋斗精神。诸暨茂阳学校配送任务的攻坚时刻,生产线因突发订单面临24小时连轴转的压力时,陈杰和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员工们也纷纷主动加班,确保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安海光:我是工地一面旗
灌溉用水源源不断涌出,轰隆隆的水流声听起来却亲切无比,从在新建的泵站看,田地仿佛随水流铺上沉甸甸的稻穗。这是建设者的美好时光,为这一刻,安海光和建设团队努力半年,把党员的旗帜稳稳地扛起在工地一线。
“三夏节点就是命令,党员必须冲锋在前!”泵站开始动土施工那一刻,安海光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金海片2号西泵站是射阳分公司1万亩农田唯一灌溉泵站,三夏种植用水之前必须完工并具备灌溉条件。为完成进度目标,他坚持动态分析进度偏差,优化施工工序,提前准备施工材料、合理增加人工机械投入,最终,泵站提前5天完成试运行,赶上了水稻灌溉的“黄金期”。
工程施工前期准备中,他主动学习钻研施工图纸,结合专业知识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计划要点自行制作成工程管理手册,这本手册成为了“施工指南”。他说“图纸就是工程的‘指南针’,吃透了才能不跑偏。”
“抓质量,就是守底线。”工地上的安海光,总背着工具包穿梭在钢筋水泥间:量钢筋间距时,游标卡尺卡得严丝合缝;查混凝土强度时,回弹仪的数值要反复核对三遍。一次检查中,他发现一处钢筋绑扎间距超出规范2厘米,当即要求停工整改。施工队负责人想“通融”:“差一点不影响大局。”他据理力争“图纸上的数字,就是质量的保障线,差一丝都不行!”直到工人按标准重新绑扎完毕,他复查确认后,才在验收单上郑重签字。
建管中心党支部成立以来,安海光作为骨干党员,负责5个农业工程代建管理工作,施工期间零质量安全事故,项目运行稳定。“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安海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树立了党员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