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尾水更清 让生态更“绿”

发布时间:2022-05-09

近年来,国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水环境环保要求日益严格,2021年,江苏省出台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为全省池塘养殖污染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和行动遵循。江苏省沿海集团东台公司生态养殖青年创新工作室肩负水产养殖向生态、绿色养殖转型的使命,致力于条子泥垦区水产养殖生态产业链构建与探索,8名90后青年成员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为推动集团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青春动力。

把创新的青春写在农业一线

倘若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那青年则是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以来,集团党委、团委为青年员工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长才干,激励青年员工把个人理想融入公司发展,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机遇和挑战,引导青年“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创新和闯劲。

创新工作室充分整合了企业内外人才资源,全力打造出一支学习型、协同型、创新型青年创新团队。在8名成员中,有6名是本公司在职青年职工、1名高校青年教师、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成员所学专业领域涉及水产、工程、营销、财务、计算机,多学科交叉融合,赋予工作室创新动力和潜能。

初到地处黄海之滨、人烟稀少的江苏东台条子泥滩涂来工作,与城市的车水马龙相比落差感极大,年轻人难免会有些许不适应和落差感。“把落差当成锻炼自己的契机,把生活环境上吃的苦当成磨砺和人生财富,作为新一代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我们时刻以‘要去一线锻炼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于公司的创新发展事业。”团队负责人樊利鹏表示。

用奋斗的青春钻研尾水治理

省沿海集团东台公司生态养殖青年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首期项目主要开展沿海垦区健康养殖尾水净化技术研究。两年来,这群年轻人深入垦区荒草“无人区”探清尾水排放流向,往返水库寻找蔬菜浮床试验最佳水面,头顶烈日奔走塘口之间取样化验.....

采集样品是个辛苦活,72个采样点覆盖近3万亩养殖水面和净化河道,每口露天池塘就平均180亩,且实验周期覆盖春夏秋冬,盛夏曝晒、寒风扑面都必须要坚持。历经数百个昼夜的执着追寻,队员们在调查研究完条子泥垦区近3万亩条南养殖区和净化区水环境情况后,摸清了沿海垦区养殖水中污染物的分布与迁移情况,并分别从养殖源头到末梢寻找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方法。

调查发现高涂养殖水有pH偏高的问题,团队还发明了一种适用于盐碱水养殖池塘的组合型生物浮床,创造性地利用了廉价的风化煤作为净化基质之一,并结合土著盐生植物种植,有效降低了养殖水中的pH值。此外,团队还对养殖池塘、尾水净化河道中的细菌和浮游生物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通过研究计算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估算出鲢鳙鱼的适宜放养量,探索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在排水净化河道中的应用方案。

让不设限的青春探索生态产业

生态养殖青年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以“对标千岛湖,打造千鸟滩”为工作愿景,结合黄渤海鸟类栖息地(一期)世界自然遗产地优质生态资源,构建江苏沿海地区水产养殖生态产业链,积极探索以水产养殖产业为支撑的三产融合新业态发展模式。

为了达到养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团队结合“渔农复合”的理念,将采集到的养殖池塘底泥作为肥料“玩”起了盆栽,为公司重点打造的盐土农业经济区提供探究性的技术储备。当前,工作室在理论研究、工程实践等攻坚路上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助力集团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奠定了实践基础。

青春诠释担当,汗水践行使命。在生态养殖团队身上,看到了基层一线成为激发青年力量的特色舞台,看到了沿海人青春的模样和蓬勃的活力,看到了青年群体开始担当、有所作为。可以预见,作为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他们将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尾水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生态养殖水平,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